但卻因自己莫名的堅持而有所延誤,
我想,我搞砸了自己給別人的印象。
我們是第一組,
負責接待第一位演講者,
我告訴自己,這份心得分享必須有自己的見解,
不能單單地闡述在課堂上所聽到的,
就因如此,我考倒了自己。
不能單單地闡述在課堂上所聽到的,
就因如此,我考倒了自己。
趙樹人 老師 提到,
這BLOG最主要是要給未來的自己,
這BLOG最主要是要給未來的自己,
那麼,我想問問未來的自己...
「你是否有了答案?
關於,做到自己心滿意足,還是環境的認同?」
以上,
正是 許秀如老師 給我的漣漪。
正是 許秀如老師 給我的漣漪。
想想第一次接觸時,
我戰戰兢兢地撥了電話給她,
談了幾句後,通話卻被中斷!!!
我不禁想,
是我太囉嗦!?
還是她突然有事!?
也有可能單純是電信公司的問題!!
那‧‧‧ 我要再立即撥電話給她嗎!?
我不斷地詢問自己,
最後,還是不了,
我改傳簡訊跟她打聲招呼吧!!或許這做法比較不打擾她。
簡訊內容除了表明我的身分與用意,最後還多了些祝福,
而,意外地得到 許老師 的回覆,
她認為這樣的做法很窩心,
而,意外地得到 許老師 的回覆,
她認為這樣的做法很窩心,
平時也要求她的助理盡量以簡訊代替通話,
畢竟,我們無法明白或預測對方當下的狀況。
在此,許老師 以簡短的內容,
拉近了她在我心中的距離,
「很窩心」三個字,讓我印象深刻。
於許老師的演講內容中,
我認為,對於設計面並無深入與大家探討,
而主以分享品牌操作的經驗。
「很窩心」三個字,讓我印象深刻。
於許老師的演講內容中,
我認為,對於設計面並無深入與大家探討,
而主以分享品牌操作的經驗。
她總是先以拉近與顧客的關係,
觀察並歸納市場環境狀況,
尋找品牌特點,
尋找品牌特點,
似乎皆著重於溝通。
那麼,
我們可以了解,
必須先得到所需的資訊,
才有可能在對的方向下做設計,
因此,設法從資訊提供者得到啟發靈感或關鍵的訊息,
因此,設法從資訊提供者得到啟發靈感或關鍵的訊息,
或許是 許老師 的操作重點,
而我認為她的方法在於給人的零距離感。
而我認為她的方法在於給人的零距離感。
在許老師給我的啟發後,
我開始不時地與自己對話,
我能像老師般強化自己的意識!?
我開始不時地與自己對話,
我能像老師般強化自己的意識!?
還是,我能像老師那種給人無距離的親合感嗎!?
不斷的省思自己,不斷地鼓舞自己,
即使當下不被了解,還是要保有自己的正面能量。
即使當下不被了解,還是要保有自己的正面能量。
對未來的我做打氣,
想想之前的困境,我們都走過來了。
想想之前的困境,我們都走過來了。